关注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

康复保健 启东肢协 来源: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 6年前 (2018-10-05) 5975次浏览 已收录

一个妈妈为了让耳聋女儿能开口说话,历尽辛苦,却在女儿入学第一天,将其杀害。面对这骇人听闻的血案,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接触过许多残疾孩子的家长,对此人性的畸变,除了坚决谴责这位无视孩子生命的母亲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索。

残疾儿童康复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们全身心的付出。可以说,每一个残疾孩子都牵动着一个不幸的家庭。

关注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

孩子残疾的类型和程度不同,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也有轻有重,其中有经济生活方面的困难,但更多是表现在精神上的负担。

首先,是孩子残疾带给父母的自责。许多父母认为是自己没有把孩子照管好,对孩子有一种亏欠。有些家长甚至会由此产生“强迫”意识,沉湎在对往事的追悔中无法解脱。还有些家长不能接受孩子致残的严酷现实,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报应,产生宿命和无助感,使他们感到非常痛苦。

其次,对孩子未来的忧虑,特别是那些需要终身照顾的残疾儿童。有时候,不太理想的康复效果,加之一些“过来人”不顺畅的现实生活,使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忧虑,甚至绝望。

再次,社会环境的压力。由于传统观念以及相关保障制度方面的滞后,残疾孩子在今天仍是常常被贴上标签的人,面对一些“好心人”居高临下的怜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歧视让他们有苦难言。一些家长因此变得自卑、退缩、甚至产生对外界的排斥。

第四,经济压力。残疾儿童治疗、康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有些残疾的阴影往往影响孩子终生。由于政策保障方面尚待完善,在多数地区残疾儿的康复费用只能由家庭来负担,使得很多原本家道殷实的家庭变得拮据乃至一贫如洗。

第五,自身发展受限。许多残疾儿童多需要终生陪护、康复,这对家长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孩子,一些残疾儿童家长辞掉了工作,中断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使家长对孩子的康复期望值提高,对康复效果高度敏感,而实际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落差又会使家长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和焦灼感。

最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改变。残疾儿童的出现,使每个家庭成员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忧虑、抱怨、争执、烦躁增多,家庭成员间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夫妻离异。同时,由于康复期漫长,残疾儿童父母社会联系减少,关系变得生疏,这又加重了家长孤立、无助的感觉。

在残疾儿童康复过程中,我们较多关注的是孩子,而极容易忽略孩子亲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寻求残疾儿童康复的艰辛跋涉中,耗尽了父母所能提供的一切资源,有人倾家荡产,债台高筑,有人放弃事业,精疲力竭,当这一切的付出使他们仍然看不到希望时,他们的理智就会出现崩溃的临界。

在我们关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把爱的目光投向那些陪伴他们的父母亲人。只有孩子的父母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

关注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

(残疾儿童家长专业培训)

专业机构在狠抓残疾儿童康复的同时,要重视对家长的心理疏导和培训服务。有些地方专门开办残疾儿童家长培训,让家长参与制定残疾儿童长短期康复训练计划和目标,传授有关儿童康复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家庭的介入,使得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能够长期坚持,减少康复成本,缓解家庭压力。

当然,作为残疾儿童的家长,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要面对孩子发展存在差异的现实。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孩子的康复树立长期信心,做到不焦躁、不压抑、不迷信、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重视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同时关注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社会的关爱才能更好传递到每一个残疾儿童的家庭,孤残儿童的权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让每一个残疾孩子、残疾儿家庭都能过上和谐、幸福,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


启东肢协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关注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
喜欢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