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抹有梦想的阳光——读《假如我能行走三天》有感

残友风采 启东肢协 来源:李海榛 5年前 (2019-06-20) 2758次浏览 已收录

做一抹有梦想的阳光——读《假如我能行走三天》有感

假如你能像健全人那样生活三天,你会干什么?

最近,有一部爱情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在各大影院上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比悲伤更悲伤的事。他就是《假如我能行走三天》的作者,张云成。

他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俗称“渐冻人”,世界卫生组织列其为人类五大疑难病症之一。病人最后因肺部肌肉萎缩无法呼吸窒息而死。他们的生命一般都不会超过28岁。他是家中老四,老三云鹏也不幸罹(lí)患此病。

第一次确切地知道他自己和三哥云鹏的病之残酷是在一封笔友的来信中,那时云成18岁,三哥21岁。看过信后,云成望了望靠在对面墙上的三哥一眼,没说什么,心却一点儿一点儿凉下去。“五大疑难病症……不会超过28岁……”这些确凿的词语就像魔鬼的宣判,云成一阵阵发冷,对一个少年人来说,知道自己的死期,无疑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但一转念,云成就开始自嘲:我和三哥也够“难得”了,得了个世界级的疾病。接着,他看电视、看窗外、看蜻蜓在自家院子里的植物上轻盈地掠过,再与三哥说笑,那封信,像句咒语,被他藏在了箱子的最底部。

10岁时,他只能举起一个枕头;12岁,他只能拄着棍儿走路。14岁,他走不出院子;16岁,他完全不能走了,只能直直地站着。18岁,不能下地;20岁,胳膊举不过头顶。如今,他拿不动一杯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他所承受的,是不是比你的要沉重,要令人痛心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身体一天天变坏,却无能为力,一点办法都没有。虽然现实如此残酷,他却从没想过要去死,要去退缩,他只是想人生无论怎样都不该白活!不能白活!绝对不能白活!

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听到这样的新闻,女子轻生众人围观,男子因家庭纷争跳河被其母亲一把抓住,险些酿成悲剧。这归根结底,都是因生活缺少目标,缺少梦想,在现实困难面前退缩,这一切与张云成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残酷的命运,张云成在拼命地与生活抗争,而有些行动正常的人却把生活中的琐碎放大,将其视为不堪重负的坎坷,轻易地向命运低头,自暴自弃,找不到生活的目标,甚至极端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我们想想,张云成所承受的一切相比于生活中的那些琐碎,是不是更沉痛呢?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我们,是否能体会到这点呢?

背负着这么沉重的生活枷锁,张云成并没有因此消沉,浑浑噩噩,消极殆世,而是用他无力的手艰难地拿起了笔。从此,只上过一天学的他有了一个作家梦,他想通过自己的笔触再现肌无力患者生活点滴和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的内心独白。也正是心中有梦才让他意志坚强地克服各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人活着就应该有理想。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大作家。这个理想对于他来说未免有些过于夸大。他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数不清的困难和坎坷,但他坚信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张云成身残志坚,他不仅在淘宝上开店自立,更加难得的是,他还积极参与到爱心慈善的事业中,去帮助别人。给别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伟大的,而把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给别人则更加伟大。

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活着就应该对这个社会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残疾人虽然不能用正常人作贡献的方式,但可以用别的方式。如果你失去双腿,那么你可以当作家;如果你失去了双眼,那么你可以当音乐家和演奏家……这些不都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方式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要咱们有梦,那幸福正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一点,生活中,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或大,或小,我们要为梦前行,这样才能有信心克服困难,有勇往直前的动力,才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努力做一抹有梦想的阳光,照亮自己也给身边的人带去温暖。

(特别说明:本文作者李海榛是一位“共济失调症”患者,与文中提到的张云成兄弟的病症很相似,在医学上,“共济失调症”是一种类似于“渐冻人”的疾病。海榛深知自己病症的情况,但是他笑对生活,尽己所能为大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他担任启东市肢残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是《心语》栏目的负责人,同时负责启东肢协各项活动的策划和统计工作。)

备注:文中部分内容摘自张云成所著《假如我能行走三天》

点击收听有声版
启东肢协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做一抹有梦想的阳光——读《假如我能行走三天》有感
喜欢 (18)